發布時間:2021-08-05 瀏覽次數:1395
“龍海金花茶,氤氳春萬里,致富香天下,一品醉千年”,這既是對萬安縣龍海金花茶有限公司出品的黃金茶系列產品的贊譽,更是對該公司助推萬安縣脫貧攻堅工作的肯定,更贏得了公司周邊千家萬戶百姓的好口碑。
萬安縣龍海金花茶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茶葉、香榧種植、加工、銷售以及融合觀光、休閑、康養、文旅為一體的股份制私營企業。企業充分利用公司自身的資源和優勢,在萬安縣委、縣政府及“萬安縣脫貧攻堅指揮部”協調、指導和支持下,主動參與到全縣的脫貧工作中,并取得了一定成效,走出了一條農業企業服務三農,農業企業助推脫貧攻堅,農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路。
山場流轉致富一批
公司成立伊始,就本著“讓利于民,企興民富”的經營理念,希望通過公司的發展,帶動一方經濟,帶富一方百姓,因此,想百姓所想,提出了山場租賃、資源整合與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的山場流轉方式,讓山區農民自己根據各家的情況,自主、自由選擇流轉方式,從而致富一批山區農民。
山場租賃得租金。公司根據山區農民“山權證”的面積、四至,以一次性支付30年的租賃金的方式,同山農簽訂山場流轉租賃合同,山場交由公司運作經營,讓山農免除了得不到租金的擔憂,其山場租金,可用于自身的生產發展,也可將租金折合成公司股份,參與公司的經營,三年后可每年享受公司的分紅,公司通過這種方式流轉了山場6000多畝,共支付租賃金900萬元,為山農的脫貧致富注入了活力。
資源整合有補償。公司因基地面積大,涉及山農多,山場資源復雜,為了不讓一個山農吃虧,公司出臺了山場資源整合補償方案。對水利資源及原山場上的林果資源、地面附作物等,充分尊重山場主的意愿,愿意流轉就流轉,不愿意流轉的就給予保留,并通過技術指導、除險加固、提升達標、提純復壯等形式,讓山場主發展壯大。幾年來,公司整合水資源面積100多畝,毛竹低改200多畝、林果整合200多畝,套種香榧3000多畝,既確保了山場干旱季節的灌溉用水,又讓水面經營者獲利。更讓山場經營物種具有多樣性、觀賞性。幾年來,公司投入資源整合資金300萬元。
資產參股分紅利。公司因勢利導,與時俱進,在進行山場流轉時,充分吸取和借鑒外地的一些先進的理念和做法.對一些山場大戶和一些思想觀念較新潮的山農,允許他們以土地或農林資產參股公司。通過第三方的評估折價,根據雙方平等、自愿的原則,以溢價的方式參股公司,并全程參與公司經營,實行風險共擔,利益共享,股份分紅。以這種方式參股的山農達60多戶,近300人參股面積近2000畝,從2018年開始,每畝山場每年可分紅利200元以上。為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茶場用工幫富一群
萬安龍海黃金茶有限公司從2014年4月開始籌建,2015年4月登記注冊,2016年開始產茶,公司現有茶園6000多畝,可采面積5200多畝,茶場每年的日常養護管理工資200多萬元,茶場每年春茶的采茶工資在400萬元以上,用工4萬多工日,為了充分發揮企業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,企業制定了“免費培訓、現金支付、日結日清”的用工方針,通過用工幫助一批貧困戶脫貧致富。
季節性用工惠萬人。每年清明節前后是公司茶場最繁忙,用工最集中,用工人數最多的時候。采茶旺季,剛好是農閑時節也即每年的3月20日—5月10日左右,每天都有2000人左右,最多達4000多人,從潞田、高陂、韶口、羅塘、五豐等周邊鄉鎮,涌入公司黃金茶基地采茶。為了體現公司讓利于民,方便群眾,助力脫貧的理念,公司每天安排上百人,對那些采茶群眾進行培訓、引導、疏導、提供茶水等服務;更可貴的是,為了讓群眾少跑路、多受益、早脫貧,公司采取的都是“現摘現稱、現金結算、日清日結”的方法,每天現金支付的采茶工人工資都30多萬元,工資的及時發放,現金的支付,有效地緩解了不少貧困群眾擔心無錢購買種子、化肥、農藥的困擾。僅2019年春茶采摘,公司就現金支付鮮菜采摘工資632萬元。
長期用工濟貧困。公司6000多畝茶園,需要聘用近200人的長期用工,用于茶園的除草、施肥、澆水、裁剪、滅蟲;而且為了保證茶葉的品質、口感,茶園多采用人工管理,為了幫助公司基地轄區內的貧困群眾早日脫貧,公司明確規定季節性用工面向全民,長期用工優先聘用貧困戶。2016年,公司被縣勞動就業局和潞田鎮共同確定為“就業扶貧基地”,公司吸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179戶,解決就業幫扶506人。每年支付長期用工工資600多萬元。如璐田鎮寨下村九組的劉四秀,因丈夫患肝癌去世,一家四口被納入建檔立卡戶,她也被聘為公司的長期用工,幾年來,因她自身的吃苦耐勞,任勞任怨,為人大氣,又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,現已被任用于公司茶葉基地三區的區長,年工資收入在3-4萬元,順利摘帽脫貧。
管理人員多寒門。為了做大做強公司的品牌,確?!叭f遂”牌黃金茶系列產品稱號,加強對采茶工,茶場管理人員的勞動、生產指導,公司還聘有管理人員12人,有中、高級技術職稱的技術骨干4人,大、中專院校畢業生6人。而在這些管理人員中,原家庭貧困人員達60%以上,通過幾年的發展,他們的年平均收入高達8萬元左右。
基地種植帶富一方
“一花獨放不是春,百花齊放春滿園”,這是公司董事長郭小龍在公司股東大會上,反復強調的一點,也是公司在縣委、縣政府的指導下,不斷探索,努力實現的目標。
村級建基地,夯實村級集體經濟。公司所在地之一潞田鎮寨下村,是國家貧困縣,村級經濟薄弱,基地建立之前,村級經濟收入除一些微薄的水面、山場、店面收入外,別無其他用途,而這些微薄的收入又要用于村里道路、山塘水庫等公益事業,入不敷出,村級經濟幾乎為零。龍海公司黃金茶栽種采摘后,看到了黃金茶的發展前景后,村兩委經過仔細論證,決定靠大聯強,利用龍海公司的制茶機械,制茶技工人員等資源,決定將村里閑置的70畝山場,發展黃金茶產業,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。至2019年,村級茶場,春茶鮮葉收獲2000斤,產商品茶500斤,按市價可獲利30萬元,徹底壯大了集體經濟,為本村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,而且在寨下村的示范引領下,周邊的潞田、田心、高坑、下石等村,也正在抓緊發展黃金茶產業,形成星火燎原之勢,有望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朝陽產業。
黃金茶專業合作社建設如火如荼。2016年以來,企業先后榮獲“市級龍頭企業”(省級龍頭企業正在申報中),“中國富硒行業特別獎”,“中國(南昌國標博覽會體比最佳獎)”、“中國(南昌國際茶葉博覽會暨第四屆廬山問茶會體比獎)”、“萬安縣富硒農業產業協會會員”等榮譽稱號。同時,公司創立了“公司+合作社+科研院校+基地+農戶”的先進產業化經營模式,立足現代化農業,實現標準化開發、企業管理、集約化經營、市場化運作、品牌發展。公司與基地農產實現“六統一分”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,發展萬安晨宇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、萬安茗品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等“黃金茶產業合作社”5個,有效地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,助力脫貧攻堅工作。
家庭農場發展如沐春風。市場是最好的導向,效益是最終的目標,公司近幾年經營發展是最好的榜樣。在公司的引領下,基地周邊的鎮(鄉)村,還未流轉山場的山農,也紛紛靠大聯強,借船出海,利用現有的山場資源種植黃金茶,同公司簽訂技術指導和加工協議,建立家庭農場,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公司基地附近,已建立黃金茶家庭農場18個,茶場面積達1500畝,又為脫貧攻堅,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創造了機會。
同時,公司協同財政、發改、交通、旅游、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向上爭取,幾年來累計投入項目資金2000萬元,修建道路50公里,水泥硬化20公里,修建灌排水渠25公里,徹底改變了山區群眾的交通狀況和居住環境,深受周邊群眾的歡迎,但山區群眾脫貧奔小的路依然漫長。然而,“”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”,脫貧致富的路盡管漫長,但龍海黃金茶有限公司,決心在縣委、縣政府的領導下,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,在公司的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,讓利于民,造福于民,帶領茶區農民共奔小康路 。 ( 方名松/圖文)